1、鋪貼瓷磚的水泥標號較高
瓷磚在生產過程中,使用的水泥標號比較高,或者是使用了純水泥,因為當水泥砂漿凝結在一起時,水泥砂漿在凝結過程中收縮比列相對較大, 瓷磚鋪上之后水分被水泥砂漿吸收,導致瓷磚本身含水量不高,出現裂縫現象。解決方法:通常情況鋪貼瓷磚的水泥砂漿的比例:水泥:砂=1:2~3(體積比)的比例來攪拌。合適的比例就可以避免裂縫的產生。
2、根據裂縫的情況來判斷
如果出現的裂縫比較有規律,并且是和并且和坯體一起開裂則有可能為墻內水管漏水,或者鋪貼墻體結構變化產生拉應力,超過磚的機械強度引起或鋪貼敲擊力過大引起。有用砂漿和墻磚在冬季容易熱脹冷縮。導致了收冷熱不均勻。上下兩種材質伸縮程度不同,所以會發生以為現象。從而導致瓷磚的開裂。
3、瓷磚本身的吸水率問題
瓷磚的吸水率相對較大,對于施工前地面的水被瓷磚吸收,在鋪貼之后。繼續吸收水分而膨脹。固擠壓磚面造成養護不足,使砂漿起不到良好的結合作用。
解決方法: 以上的問題可以在鋪貼瓷磚的時候注意其鋪貼技巧即可避免,不過如果是瓷磚本身質量問題,則需要在選購的時候下功夫。我們辨別瓷磚質量可以通過聽、看、摸等方式辨別。敲打瓷磚表面,聲音清脆說明瓷磚密度和硬度高。其次,看瓷磚表面的光澤度和平整程度,可用硬物刮一下瓷磚面,如果留下痕跡,說明瓷磚釉面差。最后可通過觸摸來感覺瓷磚的質量,感覺看看瓷磚表面有沒有凹凸不平的狀況。
4、 瓷磚的切割遺留問題
一般情況下切割后的瓷磚出現開裂問題是比較常見的,都是屬于地磚切割處開裂。與整磚相比,瓷磚被裁切后整體強度會降低很多,因此在后期較容易開裂。瓷磚的鋪設很關鍵,如果在鋪設時敲擊瓷磚用力不一致,從而瓷磚和地面的附著力也會不一致,同時加上水泥的拉伸力增加,很容易導致瓷磚的開裂現象。這個在裝修施工的時候比較難發現。裝修剛開始只是會出現一些小的細紋,時間長了就會出現一些裂縫。選擇品牌的裝修公司,業主可以直接聯系裝修公司,讓他們重新更換瓷磚。
二、瓷磚出現空鼓的原因及解決方法
瓷磚出現空鼓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安裝之后沒有進行保濕養護造成的。還有瓷磚的表面清理不干凈或者是澆水的濕度不夠。水泥砂漿的涂刷不夠均勻, 或者是由于涂刷時間太長,導致水泥砂漿桔梗,粘結作用不強引起的,從而造成了板塊面層和基層出現空鼓。
在貼地磚后的二十四小時之內要進行濕養護,即向地面灑水讓瓷磚保持潮濕狀態,一般要維持一周,水泥吸收足夠的水分后才能達到應有的強度。如果沒有進行濕養護,地面就會一直處于極度干燥狀態,從而導致空鼓。
解決辦法:出現空鼓之后要看這種瓷磚是否還要,更好的方法是更換一批新瓷磚。目前市場上瓷磚的更新速度比較快,更好是多選購一些質量較好的產品,請專業鋪裝人士來鋪。比較放心,不容易出問題。